豆腐具有颜色白、面细、质嫩、性软四个特点,恰好与“年轻女子”肌肤白皙、细嫩、性情软弱的特点相契合。所以,“吃豆腐”也被用来借指调戏年轻的女子。
关于“吃豆腐”,有两种意思,另外一种很少有人知道。史书记载:“豆腐之法,始于淮南刘安”。刘邦的孙子刘安为求长生不老之药,在安徽寿县八公山用黄豆、盐卤等物炼丹,无意中练出了豆腐。它问世以后,很受老百姓的欢迎。当时流行的吃法是在碗里放一大块豆腐,然后撒上佐料,拿小刀边化成小块边吃。不久,民间就出现了无数这样的豆腐快餐店。
古代办丧礼的人家,也有“吃豆腐”的习俗。人去世后,需要把棺材从家里弄到坟地去埋葬。由于棺材比较重,所以需要请人帮忙。到吃饭的时候,主人家就在院子里活着门前空地上摆几张桌子,端上饭菜请乡亲们吃。一次,一户人家因家境不好,便把豆腐作为了招待宾客的吃食。当时来参加丧礼的人非常多,当地一些流氓地痞便打着帮忙的幌子蹭吃蹭喝。即使被主人家发现,也不方便撵走他们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“吃豆腐”一词便有了“好吃懒做、游手好闲”的引申意义。
另外,古代办丧事的饭菜比较简陋,以豆腐为主。有些老乡去帮忙,不能说自己是去丧家帮忙的,只能说是去豆腐饭的,其他人就明白了他是去干嘛的。
二十世纪三十年代,上海就开始流传这句颇具幽默,又带着讽刺的新词儿了。极少数男子喜欢跟女性调笑,甚至动手动脚占点便宜的,就被人斥之为“吃豆腐”。这也是《吃豆腐》一文中所说的“毛手毛脚占人便宜”。现在很多人只知道这层意思,并不知道它还与丧事有关,以及指代一些好吃懒做、游手好闲的人。
八公山刘安寿县豆腐丧礼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